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522067357709432351&item_id=9522067357709432351&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江南体育官方登入(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室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聚焦“六要”和“八个相统一”,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引擎主阵地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载体,坚持用好用活党史这本珍贵的“教科书”,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走深走实。
坚持思想引领 ,思政课讲出“党味”
用好党史“教科书”,用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厚的滋养,把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涵育师生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让青年学子在“党味”浸染和熏陶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如,创新开展体系化实践教学,用好本土红色资源,结合《概论》课理论教学,在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旧居、辛亥革命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等红色基地现地践学,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提高学生的沉浸感和代入感,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强化价值塑造,思政课讲出“鲜味”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通过生动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价值塑造上下功夫。紧紧把握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用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表达方式,主动回应学生关切,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明白、讲清楚,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如,校领导走进《形势政策》课堂,用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学科背景、深刻的实践感悟,有效衔接起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
推动方式创新,思政课讲出“回味”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严谨的理论阐释与动人的故事讲述相融合,不断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集体备课模式创新,从“同课异构”到“对分教研”,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倾力打造集体备课“中央厨房”;教学组织方式创新,采取“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方式,设置时事热点讨论话题,把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讲清楚、讲明白,让“有意义”的思政课“有意思”。如,定期利用思政课的课堂5分钟,组织开展“党史进课堂,今天我来说”讲故事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余味向课后延伸,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通讯员:罗庆丰 于婷)